0754-88367763

《汕头日报》专访陈智雄:为什么“比我们幸福”的孩子心理这么脆弱?——勿轻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!

发布时间:2018-10-27 09:19:32

为什么“比我们幸福”的孩子心理这么脆弱?

互联网“信息大爆炸”时代,

《汕头日报》热点关注:

专家提醒家长——勿轻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

640.webp.jpg

  互联网“信息大爆炸”时代,

  心理专家:勿轻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

  “少年不识愁滋味”,在许多家长和部分老师的眼里,十几岁的少男少女们是没有什么烦恼的。很多家长不理解,认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自己幸福多了。物质这么发达,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,为什么心理那么脆弱?

  但是,这些年频频出现的学生心理问题,甚至令人痛惜的自杀惨剧,却向我们敲响了警钟!

  资深心理咨询师、汕头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、汕头大雄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陈智雄表示:青春年华的孩子同样有属于他们特殊的烦恼。采写本文意在提醒更多的家长和老师,不要一味把眼光盯在学习成绩上,要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。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,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让一个人健康地成长,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与生活的幸福。

  陈智雄指出:“其一,如今的青少年所处的时代,与家长以前所处时代较大的不同,在于‘互联网’的存在。互联网时代是一个‘信息大爆炸’的时代,孩子太小就可以接触到全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,由于心智未成熟,缺乏独立思考与辨别能力,家长们又缺乏及时的引导,所以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;其二,现在整个社会过度关注学习成绩、过度对比等不良氛围,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杀手。”

640.webp (1).jpg

  【青少年的烦恼】

  心理咨询师陈智雄分享了几个现实心理咨询案例,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:

  1、对网络言论感到困惑

  初一的小洪常一个人发呆,家人担心他,带来找陈智雄咨询。小洪告诉陈智雄,他看到一个事件,网络上的人们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评价,而他一直习惯要找到“答案、标准”,所以感到很困惑。陈智雄耐心与小洪沟通,渐渐帮助他建立了“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见识,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”这一个较为灵活的新观念,小洪心中的烦恼才化解了。  

  陈智雄提醒家长:教育不是简单的“给钱、督促学习就行了”,家长需要抽时间多陪伴孩子,常和孩子聊天,有助于及时化解孩子的困惑,避免严重心理问题发生。 

  2、强进重点班,导致“怀疑人生”

  初二的小曾很自我封闭,在家里和学校都是沉默寡言,还时不时唉声叹气。经陈智雄了解,小曾成绩本来一般,因家长跑关系进了重点班,成绩常是倒数几名内,感觉自己很差劲,极度自卑,渐渐竟觉得对自己的前途、人生产生了怀疑。

  陈智雄提醒家长:强塞进重点班,家长往往“自我感觉良好”,但学生可能遭遇的问题却被忽略了。由于与同学成绩差距太大,再加上无论怎么努力也追不上,会让学生产生自我怀疑、自我否定,如果还有部分老师和同学的排斥,很有可能造成一辈子的心理创伤,严重的可能会轻生。

  陈智雄建议,孩子在跟匹配自己学习成绩的班里读书,对心理健康比较好。

  3、沉迷网络,模仿网游暴力

  一个初二的男生和同学打架,把对方打伤了,教育无效后家长带男生来找陈智雄心理咨询,经过耐心的数次交谈,这个男生终于向咨询师吐露了心中的秘密。原来他经常玩杀人的网络游戏,在虚拟的游戏中,他拿着大刀砍啊杀啊,经历了许多血腥的场面,不但没有遭到任何惩罚反而还赢得许多网络钱币奖励。

  陈智雄说,由于学习成绩较差等原因,许多学生得到的批评总是多于鼓励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肯定,孩子转而向网络寻求安慰,而网络设置的游戏等软件,会使孩子不断得到激励和肯定,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养成电脑网络的依赖性,而他们又不会识别鱼龙混杂的网络游戏,例如像这位初二的男生,因为沉溺于这种暴力的游戏,也形成了暴力倾向,并把它带到了现实生活。

  家长对孩子喜欢玩电脑、上网不能采取激烈抵制的方法,而是要科学地引导,例如和他们共同参与,家长首先不能是个“电脑盲”,才能与孩子有共同的语言。其次要注意帮助孩子管理玩的时间,例如事先要和孩子有个合理的约定,并督促孩子严格执行。对于不遵守约定的行为,要按事先约定的给予处罚,如减少玩的次数和时间;而当孩子遵守约定时,要根据他的喜好进行相应的赞美和奖励;第三步,则是通过和学校的老师配合,多安排孩子参加文娱活动,改善人际交往,培养更健康的兴趣爱好,才能避免网络成瘾。

  4、老师当众批评过度,导致人际退缩

  有一个初三的女孩找到了陈智雄,希望咨询师给她开一张“抑郁症”的证明,让自己休养在家。原来,这个女孩因为作业完成得不好,有几次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,作业本也被老师当众撕毁了。老师的行为在女孩的心里留下了很重的阴影,她觉得自己在班里再也抬不起头。

  陈智雄说,初中生正处在生理的发育期,这个阶段典型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强,他们希望别人尤其是师长能理解、尊重自己的学习和人格,并希望能获得师长的肯定和表扬。因此老师要根据初中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,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,比如表扬可当着众人的面,而批评提倡一对一进行。陈智雄提示:“人会往受赞美的方向行动,所以多一些鼓励与赞美,对学生保持上进心很有帮助。”

  5、处理不好舍友关系,很烦恼

  一个刚刚考上初中,初次住内宿的女生找到了陈智雄,她在新生活中遇到了烦恼,因为和舍友们处理不好关系,学习和生活都很不开心。

  陈智雄说,出现这种问题一般有多种情况。其一,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,家长娇生惯养百依百顺,养成了孩子很自我、唯我独尊的坏习惯,进入到集体生活后,他们不懂要关心他人,顾及他人的感受,容易造成与同龄人冲突。其二,有些孩子从小就处于“失养”的境况。家长忙于工作,把孩子丢给老人、保姆代为抚养,亲情需求得不到满足,也没办法培养好人际沟通能力,容易使孩子养成孤僻冷漠的性格,一旦进入集体生活他们就会格格不入。其三,也可能是孩子刚刚进入新环境,没有适应,这个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,老师和家长要加强关心和引导。总之,对于这三种情况,需要区别对待,也需要家长“未雨绸缪”,在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就进行相应的家庭教育。

  陈智雄特别指出:“人际交往是一个人的必备能力,影响到人生的成功与幸福,甚至可以说比学习成绩更重要。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,青少年期已经进入自觉交朋友的阶段,这对未来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很重要。家长不能因为要孩子多点时间学习,而过度限制他们和朋友交往。”

  6、常想异性,怀疑自己变坏了

  一位品学兼优的初中男生很苦恼地告诉陈智雄,自己近来老是要想起班里的一个女生,不知自己是否变坏了。

  陈智雄很明确地告诉这个男生,这是很正常的事,是生理发育到青春期正常的心理现象,不是自己变坏了。男生不怀疑自己了,心理才平静下来。

  初中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,同时性意识也在发展,一方面对异性好奇和渴望,另一方面又有对异性追求的心理矛盾,家长和教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,加强引导和教育,使学生正确处理好与异性同伴的交往,去除障碍。陈智雄提醒:家长切忌“谈性色变”,造成孩子的“性心理障碍”,会影响未来的恋爱和婚姻。

640.webp (2).jpg

  【中学生心理健康十标准】

  陈智雄介绍了“中学生心理健康十标准”,供家长们参考。如果发现有不大好的方面,建议及时向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

  1、有正确的自我观念,能了解自我,悦纳自我,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。

 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,不仅能现实的认识自我,承认自我,接受自我,而且还要有自知之明。对自己的能力、特长和性格中的优缺点,能做到客观、恰当的自我评价,即不自傲,又不自卑。能正视现实,生活、学习目标符合实际,不怨天尤人,也不自寻苦恼。对自己的不足或某些无法补救的缺陷,能正确对待,安然接受。

  2、乐于学习、工作和生活,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。

 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乐于学习、工作和生活。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来,取得成就,获得满足感。能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,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,而不以此为负担。在遇到困难时,能努力去克服,争取新的成就。

  3、善于与同学、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,乐于交往,尊重友谊。

 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乐群性,有人际关系交往的欲望。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、稳定的人际关系,在交往中互相理解,互相尊重,团结互助,对人善良、诚恳、宽容、公正、谦虚有爱心。能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,正确对待他人的短处和缺点,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相处。

  4、情绪稳定、乐观,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,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。

 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主导心境始终处于轻松、活泼、快乐的状态。虽然因学习、生活中的挫折、失败或不幸,也会有悲、忧、愁、怒、烦等消极情绪体验,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、悲观不可自拔的体验中,更不会因此而轻生。善于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,能随时排解各种烦恼,喜不狂,忧不绝,胜不骄,败不馁,谦而不卑,自尊自重。决不因一时冲动而违反道德行为规范,能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,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,保持稳定、乐观的情绪。

  5、保持健全的人格。

  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协调统一之中,有正确的人生观,能以此为中心,把需要、动机、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,乐于生活、学习,兴趣广泛,性格开朗,胸怀坦荡,办事机智果断,表里如一,行为上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。

  6、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,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。

 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,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,不因此而影响或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正常的学习生活。能驾驭自己的情绪,以良好的意志力,克服前进中的困难。自觉运用自我防御机制,随时可排泄影响学习和健康的情绪困扰,去除各种焦虑、紧张、恐惧、烦恼等情绪现象,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。

  7、热爱生活、热爱集体。

  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,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学习生活,积极投入有乐趣的生活中,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有意义、有价值。能坚持不懈的努力,从事有意义的事业,遵守社会公德,维护利益,勇于承担社会义务,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。

  8、心理特点、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。

 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,其认知活动、情绪反应、性格特征等心理特点以及行为表现应与其年龄阶段相符合,与其充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,保持一定年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。

  9、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。

 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,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。能够根据客观的需要,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,在暂时无法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,能主动改变自己,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,保持平衡的心态,并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。

  10、有一定自信心和自主性,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。

 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常态的生活方式,不因生活的变故和学习环境、学习任务的改变而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思危心理及不必要的负担。能坦然处事,保持安宁的心理状态。善于合理的提出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及要求,不盲目冲动,不表现与成人的反抗对立的情绪。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与行为,使之健康地成长。